KBC文化交流中心境外服务部工作人员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和德国多年生活经验,总结以下可以随身从国内带来的物品。
证件:除护照、机票、大学入学通知书最好随身带上外,尽量带些小面额的现金(如10欧,5欧,20欧等)。其它还有国际信用卡(如果有)、国内毕业证,学位证,之前学习的正式成绩单及其翻译公证件。带一些2寸照片备用,德国比中国贵很多。
转换插头:德国的插座形状跟中国的不一样,中国的插头插到德国插座的时候需要一个转换插头。
电脑、手机:电脑、手机、手机充电器、照相机等最好从国内带来。再有就是来德国用的电话卡(来后可一时给家人报平安)、U盘或者移动硬盘。
其它日用品:包括鞋刷、搓澡巾(德国不太好买)、女生可以带上针线盒。床单被罩等这些东西占体积,而且这边买也不贵(30欧可以买一套)可以来这儿后买。
学习用品:除了复印纸和文件夹,德国的文具一般都很贵。如果是学工程和设计的同学可以带一部分贵重的作图工具来(比如划线笔,点水笔,螺旋规什么的)。
其它学习用品包括电子词典、计算器、订书机、胶水、透明胶、双面胶等。
电饭锅:在德国电饭锅不好买(样式不多,而且贵,最便宜的电饭锅也要 50欧左右)所以从中国带一个电饭锅过来。如果行李太多的话,来德国以后到华人论坛上买一个二手电饭锅也可以。
衣物:德国气候相对温和,冬季(11月-3月)一般-5度左右,夏季更加宜人,平均一般不超过25度,一年超过30度或最高32度的天数不多。尤其冬天屋内、公交车和地铁等都有暖气,而在屋内也一般有15到20度,穿一套贴身保暖的秋衣秋裤,一条休闲裤或者牛仔裤,一件薄毛衣,就行了。 然后出门再穿一件厚毛衣外套一件保暖的夹克或大衣就行。所以,可以多带些常换洗的内衣物、秋衣裤和袜子等,较厚的羽绒服不是绝对要带的(也考虑到重量和体积问题),可以用皮衣、高级保暖的大衣、风衣或皮夹克代替。
眼镜:戴眼镜的同学在国内至少多带一副备用眼镜,德国配眼镜很麻烦而且很贵。
药品:德国的环境好,许多中国人来了都说很少生病。另外,德国的维生素和营养素片非常便宜,来德国后可以去德国超市购买维生素片,经常补充,避免营养不足。德国的药品较贵,但是质量很好。再说来了这儿后,要办医疗保险。如果吃私自带的药出问题的话保险公司是不负责的。
所以药品不用带很多。以中成药为主,比如感冒药,止疼药,清凉油,跌打药等,以备需要。
食物:不要带方便面和油盐酱 醋辣椒酱,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小吃,这些东西在德国的亚洲超市都有卖(几乎每个大点的城市都有),而且不贵,通常是国内1.5到3倍的价格。
如实在想带,可以带一点干货,因为轻,比如香菇,炖品用的枸杞、红枣、党参、紫菜、海带、干木耳等。其实亚洲超市都有。有时只是比国内贵些罢了。
其他:比如做中餐常用的调料,赠送外国友人的中国小礼品等。
在德国送礼物要找合适的机会,如节日和生日晚会等,否则德国人不太习惯,无缘无故受礼,感觉欠了你的人情。如果是有求于人时,要先说清楚事情,再送礼物或者办成后再送,否则德国人可能会认为被利用。
具有中国特色的小礼品有很多,比如丝巾、小国画、小手工艺品、甚至一张古典音乐的CD、一双工艺筷子等。有些外国女孩对有汉字的衣物饰品感兴趣。也许一件有汉字的T恤衫或者小首饰也是不错的礼品。
|